当前位置: 知识网 > 生活常识

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下一句是什么「免费分享」

知识网2022年04月30日 11:45原创

网友提问:

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下一句是什么「免费分享」

优质回答:

对于古代的士大夫、诗人来说,若想有所成绩,必然要远走他乡。或为求官,或为求财,或为名利双收,都需要到更富庶之地。

而在古代极不发达的交通与通信条件下,很多人一走就是几十年,很多人自离乡之后,都再也没有回来。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代思乡诗很多

而在外地的他们,若志得意满还能掩盖离乡千里的乡愁;若非如此,内心的羁旅思乡之痛就会显得格外强烈。由此就会产生很多的羁旅思乡诗,写出了他们对于故乡最原始、最纯粹的思念。

诗仙李白也不意外。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仙李白

对于李白的思乡诗,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我们蒙学阶段所接触的那首《静夜思》。五言绝句,明白如话却意境深远,给我们的内心种下了唐诗的种子。除此之外,李白还有一首七绝思乡诗,同样精彩绝伦,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写出了让游子们共鸣的思乡之情。且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这首诗的题目是《春夜洛城闻笛》,带有典型的李白创作的风格,入选过很多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思是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中的"洛城"就直接点出是诗人客居在洛阳,"春夜"写出了诗人当时的时间。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直接写出笛声,但是却赋予笛声明确的主动性,不说是自己听出,却写笛声暗飞以至于入耳,带有明显的太白风格。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思乡诗

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很好的展现出了诗人写诗喜好用夸张的特点。写笛声与春风融入一起,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就像一张大网,先是勾起洛城之人的思乡情,后将整个洛城思乡的人一下子盖住。

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漫漫春夜,诗人听到曲中的折柳意味,内心不免感伤。古人折柳送别,诗人此时也想到离家时与亲人告别的场景。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乡愁

所以接下来第四句,诗人直接感慨:“何人不起故园情”,在这样的笛声当中,又有谁没有想起自己的家乡呢?

诗人虽然思乡,但是诗中却完全没有写到自己。写笛声,是笛声暗飞,自己是被动听到;写思乡,却写“何人不起”,包括自己却又不写自己。

李白最著名的思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诗的七绝

所以很多评论者认为,这首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当是时,诗人在洛城,距离故乡有千里之遥。他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很赞哦!(1)

看了该文章的用户还看了

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下一句是什么(此夜曲中闻折柳)

摘要您好,现在瑶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下一句是什么,此

2023-03-16

此夜曲中闻折柳(关于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介绍)

导读大家好,今日芃睿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此夜曲中闻折柳,关于此夜曲中闻

2023-01-07

鲁宾斯坦演奏肖邦夜曲(鲁宾)

导读您好,小编飞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鲁宾斯坦演奏肖邦夜曲,鲁宾相信很多小伙伴

2023-01-10

此夜曲中闻折柳(关于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介绍)

摘要大家好,小付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此夜曲中闻折柳,关于此夜曲中闻折柳

2023-01-29

肖邦夜曲钢琴谱子(肖邦夜曲的钢琴谱)

摘要您好,小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肖邦夜曲钢琴谱子,肖邦夜曲的钢琴谱相信很多

2023-01-31

发表高见 (请对您的言行负责)

©芃睿知识网 版权所有 2012-2023 shsongjiang.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15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