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网 > 生活常识

宏村在哪里个城市「高赞回答」

知识网2022年04月30日 11:41原创

网友提问:

宏村在哪里个城市「高赞回答」

优质回答:

本文首发于 微信公众号 浅行笔记 2019-07-16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宏村

说到徽州,你能想到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黄山?还是美如泼墨山水画的宏村?抑或江西婺源那片油菜花花?答案都是!因为每座城市都会有那么一条老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斑驳而厚重的木门,安静的等在那里任凭时光斑驳成两鬓苍苍,因为那里承载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还有几代人的记忆。

说徽州,缘起给学生讲的一堂地理兴趣课——《城市改名引起的思考》,当中列举到很多城市改名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从文化角度来衡量,徽州以绝对的实力登顶了改名败笔榜单的榜首位置(古徽州现在被分成了三块,分别是黄山徽州区、宣城绩溪,以及江西婺源)。确实,纵观近几十年的城市改名,成功的,立马飞黄腾达,发展的速度让周围一众烂兄烂弟难以望其项背,而改名失败的则沦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笑料,所谓土得掉渣,掉下的渣激荡起地上的灰尘都能让其迷失自我。而在去年(2018年)黄山市市长孔晓宏也首度回应了“复名徽州”的官宣:“改不改名,徽文化都会被传承”。所以名字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

所以本文重点论述徽州文化。具体论述之前,还有必要说一下徽州的得名,徽州这个词源于北宋,最早的名字叫歙(she)县,因为百度百科上面也这样说的:“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但网上你根本就查不到具体徽州的出处,这还得从北宋的方腊起义说起,和同处南方其他地区相比,歙县当时比较穷(具体原因后面会说),但是产漆,当时皇帝宋徽宗是个文青,喜欢这玩意儿不得了,所以朝廷除了向徽州征税外还大量搜刮竹木漆,搞得当地民众民不聊生,古人最怕的就是吃不饱饭,为了一口饭就算造反也在所不惜,所以在当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漆园主方腊便揭竿而起,并迅速集聚了数百万的追随者(看来吃不起饭的太多了),在北宋朝廷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就快速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人有了,土地也有了那就建国呗,还定了个年号叫“永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朝廷一看这简直就是国中之国,这还能忍?当时国家正抗金呢,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抗金名将韩世忠奉命带领大军南下,半年不到,就打的方腊遍地找牙,一群乌合之众做了鸟兽散,方腊父子以及他的死忠粉也被绑到汴京当众处决,所以这永乐也就持续了半年就不乐了。由于当时中原文明占绝对主导,看不起南方的穷山恶水,便以意为“绳索”的“徽”字将该地由“歙州”改为“徽州”(徽: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以示惩戒,徽州故延续下了这个名字。(有读者可能觉得这是杜撰,说当朝皇帝不是宋徽宗吗?不是要“避讳”吗?这个徽明显犯忌了啊,古人避讳那是必须的,不然砍头也很正常,关键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这样帝,那样宗都是后人取的他的谥号中的字,以示尊敬,什么是谥号?古人讲究盖棺定论,挂了后后人会总结其一生,追授他一个名号,以西汉为例,刘启谥“景”,刘彻谥“孝武”,后人就尊称他们分别为汉景帝、汉武帝,所以在这个皇帝活着的时候人家才没有那个名字,要是有那就变诅咒了。那个宗是一样的,只是名字叫庙号而已,当然也有的皇帝啥都不想要,比如武则天,她在将死之际嘱咐后人不要给她任何名号,是非功与过,任凭后人传说,所以武则天最后立了一块无字碑,后人称为无字丰碑。)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古徽州示意,图源星球研究所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古徽州示意,图源星球研究所

(安徽省命名于清康熙时期,“安”为安庆府,“徽”为徽州府,下图为古徽州府位置,制图@张靖&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第一、徽派建筑。

百科上说徽派建筑是赣派建筑衍生出来的建筑,要说历史渊源这是远远不够的,即便赣派建筑也是源于中原地区,因为自汉代始由于诸如战乱、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大量流民南迁,中原文化自然也被带到了南方地区,即便赣派建筑的分支也是五代到明朝的江西填湖广的延续,所以根源还是在北方。

那么问题来了,北方典型的京派建筑是四合院,在这照搬肯定不行啊,为什么?因为穷啊!古代产业靠什么?农业!农业得有地,而徽州正好没有地,有也是山地,仅有平一点的地方都是些小块平原和山间盆地(当地民谚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所以即便有钱四合院那么大也摆不下啊,四合院不行,流行于山西的大院(中原的合院式建筑,瘦身版四合院)总可以吧,不好意思,占地还是太宽了,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越发拥挤,这得想个办法解决才行,于是继续压缩,最终瘦身得院子都不要了,直接压缩成了一个天井,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容积率,还把四合主体建筑加高到两层,甚至三层,这便是天井式楼居,就是我们所谓的徽派建筑。而且正是因为人稠地稀,有的甚至连巷子都不要,两家人直接共用一堵墙,即便有巷子,也极度压缩,那个桐城的六尺巷就是最好的印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黟县南屏村街巷)

(六尺巷典故源于清朝的张英,张英是康熙年间的大学士,某一天收到家书,说家里的人为了争三尺(一米)宽的宅基地和邻居发生了纠纷,修书的目的就是让他动用一下在京职权给家里争口气,他阅完信后坦然一笑,写了封信回去并附诗一首在后面: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就主动退让了三尺,邻居一看反而不好意思了,也后退三尺,最后这个巷子就有了六尺宽,就是今天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不是战场,无需在此一较高下。)

一说徽派建筑,大家可能马上想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宏村,青瓦白墙红绡素裳,最适合文青来此打卡。其实常人眼中的民居仅仅是徽派建筑三绝之一,除了民居还有祠堂,牌坊。甚至有人将整个徽派建筑归为八大元素。这里只做经典部分的阐述: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徽派建筑格局,图源星球研究所

1、马头墙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马头墙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图片来源@VCG)

因为中国传统建筑都是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地取材,有什么就用什么(陕西的窑洞、地坑院依赖黄土土层深厚,节省建材;传统川派建筑房顶有茅草顶、瓦顶等等),徽州多山,森林覆盖率高,所以徽派建筑主要是木结构,加之房屋分布密集,所以防火就是重中之重,因为只要一家着火,必定是全村总动员,不动不行啊,不然等着集体遭殃。马头墙自然就应运而生,马头墙在当地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因为边缘翘起形似马头故名,其主要功能为防火(防止火串燃),由于造型精致还兼具装饰功能,根据房屋宽度设计就成了阶梯状,常见的有一叠,二叠,土豪可达五叠,还美其名曰五岳朝天。当然为什么要做成马头造型呢?因为古语中很多含马的词语、成语(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什么的)都是蕴含好的寓意的,也算一种吉祥物吧。与马头墙配合的是缸,每家每户都会有,可能大家会说这个缸才盛多少水,咋能灭火呢?杯水车薪呀。其实不然,因为这个缸不是拿来灭火的,而是和马头墙功能一样是防火的(防止火串燃),防的不是自家的火,而是防“隔壁老王”,隔壁一旦着火赶紧拖出自己家的被子浸湿后搭在马头墙上,一起起到阻燃的效果。

2、天井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天井

刚才说到徽州多山,人多地少,不得不把院子压缩,楼层拔高,就形成了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合院,这就是所谓的有堂皆井。四周的房屋合围,雨水就汇集在天井,寓意四水归堂,相当于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和徽商文化有关,后面论述。说一下天井的现实功能,徽派建筑过于密集,散热通风就是个麻烦事,正好这个天井就起到了中央空调的调度作用:夏天室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天井受热膨胀上升,冷空气就从四周地面汇入补充,起到一个热力循环降温的作用。到了冬天,整个建筑排热口就一个小小的天井,就利于阻止冷空气的下沉,所以这种建筑可谓冬暖夏凉。

3、雕镂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徽派雕刻技术源于宋代,由于明清新安画派的崛起,雕刻技艺也达到顶峰,所谓的徽派建筑那是无所不雕,木雕、石雕、甚至砖都要雕,这也被称为徽州三雕。主要是用来作为门楼、门罩、梁架、窗柩、栏杆等处的装饰,而且尤其喜欢镂空雕,最多的可达10几层,很有立体感的效果(淘宝上卖的那种几十块钱的纸雕就是源于此),内容庞杂,花鸟虫鱼,人禽飞兽什么都有,不过多解释,虽是附属品装饰品,但每样都可以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4、宗祠,宗族文化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呈坎村罗东舒祠中的宝纶阁)

徽州是朱熹的故乡,也是《四书》的诞生地,所以朱熹的学说在徽州可谓推崇备至。(“千年之冢,不动一抷;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清代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宗族观念自然也深入每个徽州人的人心,徽派的村落往往一个村只有一个姓,村中核心位置便是祠堂,祠堂作为徽州村落中家族的“精神高地”,一般也是村落中霸气的建筑,一个词,高大上,是很好识别的,走进村落能看到的最高的建筑就是它了。这个可是徽派建筑中最不吝啬土地的建筑了,毕竟是举全族之力而为,其他民居都是围绕其修建的,这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科普一下什么是祠堂,因为我们通常是连用,包括百科上面都没有分开说明,所谓“举宗大事,莫最于祠”。但其实祠与堂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对一个宗族来说,应该是先有祠,而后才有堂。因为,所谓的祠,是指祭祀祖先和宗族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就是供奉排位的地方;所谓的堂,则是后面宗族成员平时活动的场所。在古代外人是不可擅入的,甚至门不当户不对、身份地位低的嫁入女子也是入不了祠的。(参见陈忠实的《白鹿原》)

5、粉墙黛瓦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首先这个粉不是粉色,而是粉刷的意思,徽派建筑墙体由窑制青砖砌成,粉以白垩(就是粉笔类似,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南方降水充足,长期的檐水穿墙,便斑驳了原有的光影,配以青黑的黛瓦,远远望去像极了一派自然水墨画的场景,再加之南方水网密布,所以又有小桥流水的感觉。既是巧夺天工,又称得上鬼斧神工。那句让人惊艳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就是远近结合的经典描写。

第二、徽商

看清楚徽商!不是那什么乱七八糟的微商!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说到古代商人,尤其明清,曾经叱咤风云的有十大商帮(晋商、徽商、秦商、鲁商、闽商、洞庭商帮、粤商(潮商、广府、客家)、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但最著名的也就晋商和徽商了,可谓执明清经济发展之牛耳,但在封建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却比较低下,有钱了一般也就修修房子,让儿子们多读书考取功名,而不是直接让其子承父业,所以晋商留下了山西大院,徽商则留下来徽派建筑。当然最后他们都被后期的的宁波商帮全给干翻了,当然宁波商帮到现代也没敌过温商,这是后话。

之前说到徽州真的是太穷了,想发展农业地都没有,而且那个时候有没有计划生育,人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那咋办啊?外地买粮?那得有钱才行。所以地不重要了,钱才重要。康熙时期的《休宁县志》有曰:“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殍,五日不至有昼夺”。什么意思?从外面买粮食,要是一天不到就挨饿了,三天不到,已经饿得走不动了,要是五天粮船还不来,白天就有到处为了粮食抢劫的人了。可见这个粮食都把人逼成什么样了。

没有耕地,就只能放眼山地了,高山上的松柏、低山的茶,山间的油桐、油茶、漆树、竹林,甚至山里面的矿产、石料,反正能卖的都拿去卖,而这就产生了一群中间商,他们更聪明,一看原材料直接卖价格太低,那就延长一下产业链呗,树卖了还有草和树枝,拿来造纸(如澄心堂纸);油桐种子一不小心做成徽墨;石头挖个洞就变成了歙砚;当然还有一众油纸伞,徽笔正在快步赶来......

这就是“寄命于商”的徽州模式,一举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还一不小心开启了全民征战天下商业版图的格局(“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语出明朝史学家王世贞)。当然明中叶以前都是小打小闹,毕竟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资源总有一天会青黄不接的,所以最先意识到的一小撮人最先觉醒,当时明朝在北方漫长边境上设置了9个边防军布防,由于距离遥远需要向驻军前线运军粮,朝廷就对外招标,并规定,商帮只要向北方边境运送粮食,就可以换取盐引(一种贩卖食盐的官方许可证),这可是肥差啊,要知道古代可是盐铁专卖,说白了就是垄断经营,要是能拿下来就坐等金山银山了,但是高回报自然是高风险,毕竟山高路远,土匪兵匪遍地出没,搞不好就挂在半路上了。一众商帮大多都偃旗息鼓,唯有晋商、徽商不怕死接下来单子,也迎来了机遇,将一众小弟甩在了身后,而真正让徽商干翻晋商的历史机遇则是明弘治五年(1492年)户部尚书叶淇当时改革的盐法——开中折色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想去运粮也可以,给我交银子我就让你卖盐。这就能体现出徽商的豪了,晋商普遍是从手工小生意做到大的,所以珍惜所得,相对比较吝啬,而徽商起家都是依赖自然资源,基本上无本经营,由于之前说的徽州地区因为深受朱熹影响,宗族观念又超强,所以都是抱团取暖,拉拢官员花的银子都是大手笔,你投之以桃,官员们自然也是报之以李,基本上打的晋商那是毫无招架之力。所以很快徽商就垄断了原来晋商占据的中国盐业中心——两淮地区的扬州。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而刚才又说到徽商即使家境再好,也不会让后人直接继承,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教育就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书院遍布各地(“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由于重视读书、政治资源又广,就变成了相互促进,列举一下从宋代到清末的业绩,徽州考中进士的高达2086人,并贡献了28位状元,以单一城之力占据中国历史状元总数二十四分之一,牛逼吧(若单论清代的话,全国共有状元114人,徽州独占17,休宁更是当之无愧的“状元县”,古徽州亦被世人称为“东南邹鲁”,“邹鲁”指春秋时的邹国、鲁国,为孔孟出生之地)。这也为他们累代经营提供了保障,从此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如此,他们为了融入官场,还努力提升自身艺术修养,除了建书院,还广养戏班,催生了诸如汤显祖、汪廷讷等戏曲大家。并且在乾隆年间,遴选出了四大徽戏戏班到汴京为乾隆祝寿,在此后百年中,徽州戏曲融百家之长、采他山之玉,催生了如今的戏曲之首——国粹“京剧”。这和发家后还是穿着破皮袄、手拿大饼、满嘴粗鄙的土包子晋商终成天壤之别。

但是很多事物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盛极必衰,或者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商海浮沉,徽商们没有来得及功成身退就被全部干趴下。至于原因由于篇幅限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江春和胡雪岩的案例,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朝廷给了你市场和政治资本,那你就得懂得感恩,这个感恩不是针对官员那种小恩小惠,而是为国家出力,自己出血!比如皇帝出巡,你得赞助吧?皇族的婚嫁丧娶你得随礼吧?国家打仗、镇压造反你得出力吧?哪里天灾了你得给钱振灾吧?既然不是小打小闹那有多少呢?看一个史料吧: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公元1762年3月),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南巡,在扬州天宁寺行宫给14名来自徽州的盐商加官进爵。对此,他还满意地说:“朕此次南巡,所有两淮商众,承办差务,皆能踊跃急公,宜沛特恩。”为了此次加官进爵,14名盐商具体“捐纳”了多少银子“效忠”,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他说的一句话来推测一下,当时的乾隆时期号称巅峰(康乾盛世),国库最高存银不过也就7000万两,乾隆皇帝曾感慨过:“富哉商乎,朕不及也。”由此可见“富可敌国”可不是吹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他们家祖上是江宁织造,专为皇族做衣服的,顺带垄断布料生意,也是被乾隆他爹康熙爷南巡给掏空家底的,到曹雪芹这一代,稀饭都喝不起......)

真正压垮徽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广西出道的太平天国和北方四省的捻军发起的农民起义,你不是喜欢资助朝廷镇压俺们农民起义么?特么先干翻你,1854年太平军攻破徽州祁门,随后太平军与清军在徽州展开了长达12年的拉锯战,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都是土匪——太平军在徽州期间“掳掠尽家有,不复遗余粒,逢人便搜囊,勒索金银亟”。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曾国藩驻师祁门,纵兵大掠,而全部窖藏一空”。太平天国刚两年,捻军又壮大造反了,瞬间就摧毁了徽商苦心经营的北方市场......

经历了这近二十年的扫荡后,徽商积累了几百年的盐业、茶业、典当业、木材业等传统主营项目组成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自此苟延残喘再也爬不起来,曾经贵为两朝帝国第一商帮的徽商,彻底陨落了。

第三、其他

最后解释一下标题这句话: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语出汤显祖的《游黄山白岳不果》,现在是黄山市的文化标签。(每座城市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宣传标签,列举两个四川的案例,比如成都是“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遂宁则相当有意境“为了你,这座城市等了1660年”)

《游黄山白岳不果》

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乏绝者,潦倒,困穷的意思;黄山不解释,白岳,黄山市休宁齐云山,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序翻译过来就是:哥们吴序看我家穷,可怜我,喊我去徽州的爬黄山、赏齐云山(都在现在黄山市)顺便抱个大腿,不去!诗通俗翻译一下:徽州多土豪,世人都去抱,老子死心眼,打死都不去。什么意思呢?首先要说一下汤显祖这个人的性格,一个字:倔,不为五斗米折腰。再是这个诗写的背景。

先说可信度高的,说的是和许国的故事,许国(明朝武英殿大学士,盐商家族)是汤显祖会试时的主考官,按古人的门生制度,算得上是他的老师,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为当朝的官员腐败和阿谀成风的问题汤显祖向万历上了一本《论辅臣科臣疏》,把申时行、杨文举、胡汝宁等一干权臣全给举报了,而他的老师一看事情闹大了,自己学生惹了不该惹的人,赶紧选择了站队当起了和事佬,一看老师不帮忙,干脆一起揭发算了,这就结下来梁子(而且明史中只要弹劾许国的没一个好下场,因为许国还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家族是徽商巨富,势力显赫,自己也是个相当牛逼的人物,明史说他“国在阁九年,谦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最后这句什么意思?翻译一下:即使屡次遭到敌对官员的弹劾攻击,也不能使他背上不好的名声,牛逼吧!现在歙县古城里面还矗立着他留下的、也是全国唯一的八脚牌坊,当然汤显祖其实本意并不是逾越当时的师生关系的,只是政见不合而已)。后来许国告老还乡了,所以吴序劝他去徽州拜访许国,认个错重修旧好,再怎么许国也曾经位高权重,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让他推荐一下还是可以当个官什么的。而他呢是个倔骨头,所以就有了这首诗。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当然还有知乎上面高赞的一说,杜撰的是他和汪廷讷的故事,更不可考,基本可以断定为瞎编。(汪廷讷,明代剧作家,《狮吼记》作者,徽商,也搞盐业垄断的,并且是汤显祖的朋友。)说的是汪廷讷有钱任性,花高价重金求字(看清楚不是重金求子!)。就托吴序邀请汤显祖(临川人,离徽州很近)来捧场,还说我们阿汤哥看不上这种土包子,就写了这首诗去回绝,也算自嘲。再次强调这个除了知乎上面胡说八道以外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出处。

当然无论怎样,由于汤显祖的这种直性格,之后他半世浮生的字典里几乎全是悲剧,明史说他“蹭澄穷老”,光这四字读来就让人心酸。万历二十六年,他被皇帝以“浮躁”为名革职为民,并以此写成了自传体的《邯郸记》:“尽荣华扫尽前生分,枉把痴人困,蟠桃瘦做薪,海水干成晕,那时节,一翻身敢黄粱锅待滚,我想世上人梦回,早把心子忖。”后来又老年丧子,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汤士蘧(qú)因病挂在了赶考途中,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写了72首诗悼念:“半死三声无泪续”。再后来一生挚友李贽因反对儒家经典被人构陷(泰州学派宗师)自刎于狱中,汤写诗悼念“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知教笑舞临刀阵,烂醉诸天雨杂花。”......

看看这就是倔,人家南宋陆游没官当的时候,用几乎乞求的语气写下了《上二府乞宫祠启》就为了讨口官饭吃,结果还没讨到!大丈夫应能屈能伸、能进能退,忍常人所不能忍嘛,而你汤显祖这也太清高了吧。

最后说一下黄山市现在用了汤显祖的这后半句诗来作为黄山旅游推介的广告语,网上很多不明真相的键盘侠批判说这是曲解他的本意,诗中黄山白岳确实是个双关语,暗指徽商所代表的黄金白银,就是拒绝的意思,当然他拒绝的并不是徽州的山水文化,而仅仅是许国他们作为徽商所代表的铜臭气息,所以汤显祖没有看不起徽州,只是不愿意趋炎附势而已,这句话用法上也其实没啥大的问题。

完!

2019年7月13日星期六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古徽州究竟是什么样的?

很赞哦!(0)

看了该文章的用户还看了

交金是什么意思「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交金是什么意思高赞回答优质回答每天上一课轻松学政策月底启动

2022-04-30

不锈钢和铁能焊接吗「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不锈钢和铁能焊接吗高赞回答优质回答一,概述不锈钢与低碳钢的焊接

2022-04-30

长宽高用字母怎么表示啊「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长宽高用字母怎么表示啊高赞回答优质回答长宽高深面积等数量表达示法

2022-04-29

什么小河填空只能填一个字「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什么小河填空只能填一个字高赞回答优质回答.

2022-04-30

你拨打电话正在通话中是什么意思「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你拨打电话正在通话中是什么意思高赞回答优质回答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耳边响起这

2022-04-30

水又族是什么民族「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水又族是什么民族高赞回答优质回答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2022-04-30

100g是几两「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是几两高赞回答优质回答原创内容,擅自搬运者必究春节在

2022-04-30

april是几月「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是几月高赞回答优质回答.

2022-04-30

垫片的作用是什么「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垫片的作用是什么高赞回答优质回答在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乃

2022-04-30

沙拉酱怎么吃才好吃「高赞回答」

网友提问沙拉酱怎么吃才好吃高赞回答优质回答.

2022-10-30

发表高见 (请对您的言行负责)

©芃睿知识网 版权所有 2012-2023 shsongjiang.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1527号-1